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农业知识 » 正文

小菜蛾习性以及发生的因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5 19:45:05    浏览次数:297
标题

小菜蛾习性以及发生的因素

小菜蛾属世界性害虫,广东蔬菜种植户称幼虫为“吊丝虫又名菜蛾,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小菜蛾习性以及发生的因素


(一)小菜蛾习性以及生活规律
小菜蛾食性专一,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食成网状,降低食用价值,影响经济效益。小菜蛾对常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是当前生产上化学杀虫剂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
广东每年发生18~19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以11月至翌年3月(十字花科蔬菜栽植盛期)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藏身田间植株荫蔽处,受惊扰时在株间作短距离飞行。交尾后多产卵于叶脉附近,单产或数粒聚集,平均每雌产卵250粒左右。卵期3~11天。幼虫孵出后潜食叶肉,2龄后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龄后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咬成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迅速扭动倒退或吐丝下坠,但稍静片刻又沿线返回叶上继续取食。幼虫共4龄,发育历期12~27天。老熟幼虫多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结茧化蛹,也有在落地的枯叶上化蛹。蛹期4~8天。成虫寿命11~28天。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且要吸食花蜜补充营养。
(二)小菜蛾产生因素
1、食料丰富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小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2、气候条件
小菜蛾发育最适温度20~30℃,即春、秋两季。在此温度下,小菜蛾卵、幼虫、蛹的存活率高,成虫产卵量最高。此时正是十字花科作物生长期,十分有利于小菜蛾的大发生。
3、抗药性强
目前小菜蛾对常规使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均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且随着虫害发生日益加重,农民防治小菜蛾的用药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小菜蛾抗药性仍在不断地发展,使防治更加困难,导致了小菜蛾大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优企汇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小菜蛾习性以及发生的因素为小编整理作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