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科技数码 » 正文

结直肠癌,如何作用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5 23:10:00    浏览次数:63
标题

结直肠癌,如何作用发展?

文|陈根

如今,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常见的癌症类型,其在全球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都位居前列。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直结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直结肠癌,占全球新确诊癌症人数的9.7%,相当于每10个新病例中就有1人是直结肠癌。

此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结直肠癌与饮食习惯相关,肉类高摄入、蔬菜及豆类摄入不足可能会促进直肠癌的发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晰。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TME)中,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数量会显著减少,打破它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稳态。

这一失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肠道炎症,使原本支持I型免疫反应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改变,而削弱了I型免疫反应,导致结肠癌发生恶性进展,并对免疫治疗产生抵抗。

ILCs是组织驻留的固有淋巴细胞家族,在调节黏膜屏障表面的宿主和微生物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其中ILC3起关键作用。一方面ILC3可以产生细胞因子IL-17和IL-22来调节与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其能通过与T细胞直接相互作用来调节适应性免疫反应。

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对癌旁组织以及肿瘤组织内的ILC3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与健康的癌旁组织相比,人类和小鼠CRC组织内的ILC3都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数量减少,并优先定位于三级淋巴结构。

后续的分析也显示,肿瘤内浸润的ILC3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向ILC1或幼稚样ILC3(ex-ILC3)转变的可塑性增强,而且亚型异质性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在非恶性结肠肿瘤中占主导地位的NKp44+ ILC3细胞数显著降低。

此外,ILC3可以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MHCII)限制TH17细胞功能与肠道炎症,也就是说,TME内ILC3数量减少可能伴随着肠道炎症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该发现解释了结直肠癌为什么能够对免疫疗法产生抵抗,未来,其或许可以更好地指导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生物 健康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结直肠癌,如何作用发展?为小编整理作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