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科技数码 » 正文

中国凭什么誉称“基建狂魔”?看完这篇拉林铁路,你会秒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7 09:50:23    浏览次数:92
标题

中国凭什么誉称“基建狂魔”?看完这篇拉林铁路,你会秒懂

今年6月,历时6年建设的西藏自治区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它翻开了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这条铁路的成功建设来之不易,尤其是成功克服了世界性罕见的地质难题,让国际社会交口称赞:“‘基建狂魔’的‘魔’原来是魔法的‘魔’!”

拉林铁路穿越高烈度地震带,而且全线90%多的路段都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

全线建设最艰难的路段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想要通过,就必须在喜马拉雅山余脉上打个全长13千米的洞穿过去,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原重度岩爆隧道——巴玉隧道。

这个工程的艰难之处在于它94%以上的路段都存在“岩爆”风险。

施工工人最怕的就是岩爆,岩爆没有规律性,看着很稳定的岩洞,很可能瞬时发生岩爆,一旦发生,逃命都可能来不及。

什么是岩爆?

为了挖隧道,施工人员首选需要对山体和岩石进行爆破。

爆破之后,隧道掌子面附近的岩体会开始剧烈活动,在这之后的三到六小时,乃至一个月内,隧道岩石会随机崩爆,这就是岩爆。

岩爆其实就是一种力学现象,大山的隧道在埋深几千米的情况下,本身应力高达几十兆帕。

原来山体内部的力是一个自平衡状态,但是当掏出一个空洞之后,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里面就累积了很大能量,这种能量会突然以岩石迸裂的方式释放出来。

岩爆有多危险?

“伤人的岩爆不响,一块大石头就这么悄悄地砸下来了。”

曾经有一位工人,在经历了三次岩爆后受伤后,再也不愿干下去了。

这位工人说:“我不知道今天进去,我能不能活着出来。”

时间干得越长就越害怕,了解岩爆越多,就越觉得情况复杂。

岩爆危患不断,施工人员更换频繁。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项目组做过很多努力。

在温度高达40°的岩洞里,一线作业人员甚至还要穿上防爆服,并配有一台特制的防护台车。

可如果能够了解岩爆什么时候来,在哪个部位爆发,威力有多大,这该有多好啊。

施工人员就可以及时撤出,从而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贵重器械的损失。

在岩爆这个世界级难题的考验下,项目组迎难而上。

2016年,面对世界上最艰险的高原重度岩爆隧道,中铁十二局项目组联合中科院带来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岩爆克星——微震监测系统。

岩爆和地震的原理近似,因为岩爆发生的位置是在局部,所以微震监测系统锁定岩爆可能发生的区域,希望完成对这种高烈度局部地震的预测。

自从微震监测系统部署到位,还没有发生过大的岩爆。

直到2016年11月22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刻来临了。

在那天,工作队继续着往常的工作,然而一场至今事后仍心有余悸的考验正在酝酿。

施工队正在隧道内作业,微震监测中心收到了强烈的震波讯号,当即向指挥部发出特大岩爆预警。

接到警报后,工程队全体紧急撤离。

2016年11月23日,巴玉隧道内果然发生了剧烈岩爆。

那次岩爆居然断断续续进行了127个小时,微震监测系统完美预测了这次时间超长的巨大岩爆。

如果没有这套系统,价值上亿的机械设备,无数工程人员的生命安全,都将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有了这种能力,工程队的技术组就仿佛能够听懂大山的心跳一样,可以预判它的情绪和行为。

可微震监测系统的研发、应用却并不简单,微震监测系统之所以能够准确地进行数学建模,要归功于成百上千的岩爆视频资料,而这些经验数据都是技术人员冒着生命风险积累的。

工作人员先是要进入刚刚爆破的隧道,在掘进面附近安装特制的传感器用于搜集岩层内海量的震波,然后再根据每次岩爆后搜集的影像资料和数据分析优化软件的算法。

最后一步,就是利用那些在充分数据支持下的先进算法,从无数震波中筛选出几百组有效信号,再反向计算出震源,并且根据强度推算出接下来发生岩爆的可能性、烈度和时间。

简单来说,微震监测系统就像是用了很多只听诊器塞进大山内部,把成千上万的噪音全部搜集起来,再筛选出跟微震相关的那几百组信号,然后用先进的算法,反向计算出震波的源头,这样就能推算出接下来发生岩爆的时间、位置和强度。

虽然有人不堪忍受这种工作环境下的压力而离去,但依然有更多的人愿意坚守,也源源不断的有新人加入,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拼?

他们说:“就是想做点事呗。”

中国的基建魔法从来都不是靠天靠地的神秘神奇,正是“想做点事”的中国人用世人看得到也看得懂的辛勤、勇敢和智慧等美德让世界响彻着“基建狂魔”的声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中国凭什么誉称“基建狂魔”?看完这篇拉林铁路,你会秒懂为小编整理作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