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 » 正文

钠电池深度研究:锂资源紧张,多家企业布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3 10:24:54    浏览次数:111
标题

钠电池深度研究:锂资源紧张,多家企业布局

我们持续关注新能车前沿技术,有深入的研究成果,前序深度研究如下:

新能车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之一

【方正电新】新能车技术深度研究之一:Maxwell的超级电容&干电极

核心观点

1. 钠电池现状:

1)钠离子电池原理与锂离子电池一致,均为摇椅式二次电池;2)钠离子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遇到了较多问题;3)锂资源紧张局势凸显,钠离子电池研究开始受重视;4)已有多家厂商布局钠电池。

2. 钠电池与锂电池的比较:

1)能量密度与磷铁电池差异小: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已接近铁锂的水平;

2)快充性能优:钠离子相对锂离子斯托克斯直径更小,相同浓度的钠盐电解液比锂盐电解液离子电导率更高,第一电离能更小,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

3)低温性能好: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4)安全性好:热失控过程中容易钝化失活,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5)成本较低:钠的地壳丰度(2.6%)远高于锂(0.0065%),其价格更低,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上涨至约9万元/吨,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明显。

3. 钠电池结构变化:

1)正极材料:可能采用普鲁士白或者层状氧化物路线,核心在于体相结构的电荷重排和材料表面改性设计;

2)负极材料:进展比较快的是碳基材料,采用改性硬碳,克容量350mAh/g,整体性能指标与石墨相当;

3)电解液:采用新型的电解液,主盐从六氟磷酸锂变成六氟磷酸钠;

4)负极集流体:可以从铜箔变为铝箔;

5)隔膜:保持原先产品。

钠电池推荐标的:宁德时代在钠电池技术突破,技术优势明显,继续保持推荐。现阶段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与下游适配的电池材料体系尚未定型,预计实现量产还需要至少18个月,宁德时代的入局会加速推动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和成本快速下降。

风险提示:1)钠电池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2)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3)技术路线革新。

正文如下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方正电新】新能车前沿技术深度研究之二:钠离子电池》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钠电池深度研究:锂资源紧张,多家企业布局为小编整理作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