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机械器材 » 正文

光学指纹识别让思立微成为 “屏下”焦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1 15:00:19    浏览次数:70
标题

光学指纹识别让思立微成为 “屏下”焦点

多年来,国产手机品牌一直都是紧跟iPhone的脚步。但iPhone X的刘海屏和3D人脸识别却让大家犯了难。结构光和3D传感器技术对用户使用习惯的颠覆性改变,以及国内供应链难以短时间内达到成熟的现实让国内手机品牌难以及时跟进。这时,屏下光学指纹识别为手机厂商们带来了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契机,一时间屏下指纹解锁成了一线品牌高端机型的应用重头戏。

目前,国内能够批量提供这种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厂商只有汇顶和思立微。继成为OPPO今年发布的旗舰机型R17的光学指纹供应商后,思立微更成为国内多家一线手机厂商青睐的指纹识别合作伙伴。而最近几个月,汇顶接二连三对思立微发起专利诉讼,更将一向保持低调的思立微推向风头浪尖。思立微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清华学子的执着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程泰毅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年在上海张江科技园创立了思立微。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以电容触控芯片开发为主,从2014年开始推出指纹识别芯片,公司一直专注于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及全套解决方案的研发。2016年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成功进入手机一线品牌供应商阵营。

早在开发电容指纹识别芯片之时,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思立微就开始与其股东之一格科微电子(国内最大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开发商)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方面展开研发合作,完成了盖板下镜头阵列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但因电容指纹成本的快速下降和市场早期对屏下需求相对较弱,光学项目暂停了一年。到了2017年,随着全面屏的到来,屏下指纹解锁成了高端机型的突出卖点,思立微又重启了光学项目。基于格科微成熟的CIS工艺和产业链,加上思立微在指纹SoC和系统算法的经验,该项目研制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芯片很快就进入了商用,并于今年二季度成功量产。

OPPO R17让思立微从“幕后”走到“屏下”

R17是OPPO首款配置光感屏下指纹解锁的旗舰机型,所使用的指纹识别芯片就来自上海思立微。作为思立微第一个量产的屏下光学指纹项目,也是业界第一个使用调焦结构的单芯片指纹方案,思立微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由公司副总裁亲自带领几十人的工程开发、算法应用、软件支持团队与客户团队封闭开发,共同完善整机的方案验证、功能开发、效果优化,从而成功保证了OPPO R17的顺利量产和持续升级。

图一:OPPO R17光感指纹解锁 (来源:OPPO)

根据CCID 2017年度数据统计,思立微在全球指纹识别芯片市场排名第三位(苹果系列产品除外),而其电容触控芯片出货量为全球市场第四位。 公司2017年营收为4.50亿元,主要来自电容触控和电容指纹产品,而今年营收预期将超过6.0亿元,主要增长来自电容指纹市场份额上升和光学指纹产品。根据行业预计,未来2-3年屏下光学指纹解锁将成为安卓手机的主流,而目前只有汇顶和思立微这两家供应商已实现量产。随着屏下光学解锁进入千元机市场,相信两家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内都将有不俗的业绩表现。

表一:手机指纹识别芯片主要供应商

123 光学指纹传感器思立微 <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光学指纹识别让思立微成为 “屏下”焦点为小编整理作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