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企汇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科学家探索通过光的偏振控制纳米级3D打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31 00:12:03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205

来自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大学)激光研究中心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3D打印。不过,他们的研究涉及到的方法远远超出当前的层积式的方法。通过使用基于非线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超快激光脉冲,他们正在努力大幅提升3D打印技术。

  近日,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AdvancedOpticalMaterial》杂志上,论文题目是《通过偏振控制的纳米级精度3D聚合制备(NanoscalePrecisionof3DPolymerizationviaPolarizationControl)》。科学家们称,他们的研究将为未来的3D打印带来更大、甚至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并有可能用于范围广泛的新型材料。除此之外,还将会对电信、电子、基于芯片实验室(Lab-on-chip)技术的装置、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产生影响。不过研究人员们指出,尽管这一技术在实验室当中比较可行,但是现实中如果将该原型设备转化成可昼夜运行的的工业流水线,却是极其昂贵的。

  据了解,在这项研究当中,科学家们主要围绕着纳米光刻技术来探索光的偏振在用该技术进行3D打印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激光3D纳米光刻技术中,偏振效应主要用来微调感光性树脂在形成结构过程中的特征尺寸。”科学家们在论文中称。

  据科学家们说,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在线性偏振方向改变的时候,在激光功率和光束扫描/对象转化速度之间提供固定的条件。如果实现,这将带来纳米级的精度。如下图所示,该区域在保留相同深度的情况下出现改变时,聚合特征尺寸的纵横比调制能力即启用,而且无需光束成型技术或者相位光罩。

  “在该激光处理过程中,光束偏振方向的影响在导电和电介质实体目标上得到了彻底的研究。”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其中包括偏振对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标量参数的影响,比如吸收系数和电离速率等。”

  在这项研究当中,研究人员通过基于3D建模和实验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偏振效应、对分辨率的影响、在直接激光写入条件下热梯度与偏振的耦合。

  科学家们能够用3D打印的一个带(或不带)偏振校正的木材堆光子结构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提供,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qq.com。
 

Copyright © 2017-2021 琼ICP备2024019501号-3 uqihui.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4019501号-3


本站内容系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uqihui.com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